贾掌柜,既然你已经决定了要跟朕合作,那今日朕再告诫你一句。”

    “官学之路,道阻且长。”

    “你贾家既与朕一同行事,今后只怕会被门阀世家盯死。”

    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,你可曾想清楚?”

    李天义微微颔首,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。

    听到李天义这话,贾三富毫不迟疑的朗声开口说道:“陛下之言,贾某明白得很。”

    “实不相瞒,我贾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了。”

    “无非是盐商不卖货,粮行提价,坊间传闻我贾家倚官自重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贾三富的语气顿了顿,声音却是愈发坚定:“可我贾三富不怕,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名声,可不是他们三言两语能够败坏的。”

    “要知道,我贾家也是有孩子要读书的。”

    “自打听闻了陛下要设官学的消息后,我回家一夜未眠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那俩不成器的小子,过几日便要送进官学去读书,求一条正道。”

    “此番我贾家出资,不单是在帮百姓,也是在帮我自己,更是在帮子孙求一条活路。”

    随着贾三富话音的落下,李天义的眼神中闪过几分精光,沉默片刻突然一拍桌案。

    “好!贾掌柜,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!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八月初一,天色刚蒙蒙亮,京城中便已经是一派热闹景象。

    不少百姓都早起聚集在城南,为的不是别的,正是官学设立一事。

    短短两月的时间,官学初成,招得首批学生五百人。

    所收学生皆为寒门之子,百姓报名,内禁营督察,杜绝一切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。

    李天义更是亲自来到城南,文武百官也齐齐跟在身后,就是为了迎接官学开幕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人山人海的模样,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说不出的感慨。